陈晓龙|正确的方法,让每一个孩子夺得桂冠
作者:陈晓龙 发布人:孙有新 发布时间:2022-05-14 23:25:48 阅读(40) 0分
正确的方法,让每一个孩子夺得桂冠
——听徐宁老师讲座有感
人的潜能是无限的,我再一次听到了这句被讲烂了的话,脑海里马上感叹道,人的潜能无限的,可又有几个人去激发过这种潜能呢?都说爱因斯坦聪明,连大脑被切片研究得出来的结论都是他的大脑比正常人聪明,智商难道真的是生理就能决定的吗?
不,不是,因而我觉得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现代社会最大的谎言。正如徐宁老师所分享的,爱因斯坦一直有份前进的“源动力”在身上,这造就了他。
爱因斯坦15岁立下明确的目标——要成为物理教师,他喜欢物理,喜欢遨游于想象的天空,他热爱这份事业,这印证了徐宁老师所讲的第一步;爱因斯坦明确了自身学习的意义;接着,在命运的巧合和自身的努力之下,他一步步朝着这个大方向前进,毕业后不随遇而安,而是找切合自己学习目标的工作,因而他进入了专利局做研究员,从1902年开始一步步研究并发表论文,这对应徐宁老师所讲的第二步——完成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;爱因斯坦在平时的生活中,善于为自己的梦想创造沉浸式的环境,拉拉小提琴、做些灵巧性的训练、读读书等等,通过视觉、声音等的多种感官的刺激让自己不断想象,脚踏实地地追寻理想,这便是徐宁老师所讲的第三点,创设沉浸式的学习环境。
通过梳理爱因斯坦的生平,我们不难发现,这个天才的诞生不是偶然,而是历史的必然,因为他一直在坚定地追求自己从青年时期就确立的目标,一直在锻炼自己创新向前的想象能力。爱迪生说:“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。”爱因斯坦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仅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,更为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。
我们的学生也正值爱因斯坦明确目标的年纪,这个阶段,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格外重要。
徐宁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两句记忆口诀:记为忆作线索,忆为记作巩固。这两句话对我们文科班的学生尤为适用。记为忆作线索,这句话我深有感触,记得高中时背历史,记马克思生辰——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了,就简单一句话,一辈子也忘不了。我自己所执教的语文学科也一样,需要一些记忆窍门,像李镇西老师就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编绕口令、小诗等帮助学生记忆,在听完徐宁老师的讲座后,我也在尝试将复杂的文言文融入到有趣的句子中加强学生记忆。忆为记作巩固,在这点上我深有体会,我认为“忆”最好的时间段就是睡前。从初中开始,语文老师建议我每天睡前坐在床上静静打坐,回顾一天的知识点,因为这件小事,我的成绩提升非常明显。
有了目标,明白了学习的意义,有了正确的方法,还需要掌控自我的能力。徐宁老师介绍的平板支撑不失为一个好方法。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,大脑还未完全成熟,这种自我掌控能力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老师和父母去帮助,需要经常督促。
这“四力”以学生的内驱力为主,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,能有外力相辅助,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摘得属于自己的桂冠。
作者简介 陈晓龙老师:永嘉县永临中学语文教师,二级教师。 教育格言: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。
推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