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看楼主 美育时事|全面解读【2022年艺术课程标准】3
-
美育时事|全面解读【2022年艺术课程标准】
阅读:133 回复:21 2022-05-14 14:07:53
-
课程理念
解读
新课标坚持以美育人,重视艺术感知和情感体验,突出课程综合性,强调与其他艺术的融合。
践行
教材将课程铺展为感受环节、认识与欣赏环节,创造与体验环节。并将美术知识与多种学科相互融会贯通。
2022-05-14 14:07:18
-
践行
教材分为10册,涵盖了从3~12岁美育课程,进行了分段设计:第一阶段(1~4册)3~6岁(学前~1年级)学前期,艺术学习的黄金时期;第二阶段 (3~7册)7~9岁(2~4年级)学龄期,心理发展塑造的黄金时期;第三阶段 (8~10册)10岁以上(5~9年级)学龄期到青春期的过渡期,接受科学文化综合教育的重要时期。
2022-05-14 14:07:59
-
课程性质
解读
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、情操教育、心灵教育,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课程。
践行
《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美术专业教材》(以下简称教材)与新课标在性质上是一致的: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坚持以美育人。
2022-05-14 14:08:18
-
践行
首先,在欣赏·评述阶段,教材带青少年更多地去鉴赏艺术作品。其次,在造型·表现阶段,引导青少年以各种多样性表现在创作上。再次,在设计·应用阶段,教材充分结合日常生活,运用美学知识,进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。最后,综合·探索阶段,深刻认识到:美术学科其实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。
总而言之,从新课标中,我们可以看出美育有了更多体验性学习方式,从某种程度上也开启了美育的新纪元!
2022-05-14 14:08:28
-
设计思路
解读
分阶段设置:第一阶段(1~2年级)以艺术综合为主;第二阶段(3~7年级)以音乐和美术为主;第三阶段 (8~9年级)开设艺术选项。
四类艺术实践活动:欣赏·评述,倾向于文化品味和素质品质;造型·表现和设计·应用,强调学生自由表现,大胆设计创造;综合·探索,强调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。
2022-05-14 14:08:55
-
音乐、美术成主线 本次修订优化了课程设置,一至七年级以音乐、美术为主线,融入舞蹈、戏剧、影视等内容,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。艺术类课程始终坚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,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艺术体验,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; 2022-05-14 14:09:04
-
艺术课程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 整体的课程设置上,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(2022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课程方案》)中明确指出,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,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课时总比例的9%-11%;
学生至少要掌握1-2项艺术特长2022-05-14 14:09:24
-
课程目标
解读
新课标的四个核心素养相辅相成。其中,审美感知是基础;艺术表现是必备能力;创意实践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;文化理解是正确价值观引领审美感知、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。
新课标学段目标:第一学段1~2 年级:感知美和使用各种材料;第二学段 3~5年级:“运用造型元素”和“中外美术作品欣赏”美术课程与自然、社会及科技相融合;第三学段6~7年级:在原阶段上增加了对传统工艺的制作;第四学段8~9年级:侧重于“非遗物质文化”、“美术与个人发展”。
2022-05-14 14:09:35
-
而对于课程设置,《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课程标准》)里是这样要求的:分学段教学。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。一至七年级以音乐和美术为主,融入舞蹈,戏剧(含戏曲)、影视(含数字媒体艺术)相关内容,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、美术、舞蹈、戏剧(含戏曲)、影视(含数字媒体艺术)等,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。 以音乐课程为例,具体的教学目标大致如下: 在学生一至二年级阶段,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,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演唱、表演等艺术活动,让学生对音乐有基本的兴趣和了解; 三至五年级,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兴趣,引导学生在艺术表演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,培养学生的创造力、展现学生个性,并且要让孩子关注生活中的音乐; 六至七年级,在艺术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,加强对音乐的感知,并通过对中国音乐作品的理解,增强文化自信; 八至九年级,通过多年的音乐学习,让学生能良好地把握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,拥有能创编音乐短作品的能力,对生活中、社会上的音乐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。同时,要帮助学生掌握1-2项艺术特长。 2022-05-14 14:09:52
-
让艺术课程更加多元化 对于课程的内容,《课程标准》中也提了要求,同样是以音乐课程为例,大致分为四类:欣赏、表现、创造、联系(融合),其中共涵盖了14项学习内容,包括音乐知识的教学、音乐技能的培养,并让学生学习自主创作一些音乐作品,最后,还涉及了音乐与生活、社会之间的联系。 对于不同学段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。以六年级为例,这一阶段学生“听赏与评述”的学业要求中,指出学生要听辨音乐中的情绪变化并从专业角度分析原因,能分辨不同的演唱声部、不同乐器的音色,能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、比如节拍、不同大小调,还要区分出不同类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等等; 2022-05-14 14:11:36